close

駐站作家:李萬吉(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時電子報先認同差異,再談差異化教學

體能創意大考驗_011

 

     前幾天有則不太引人注意的新聞,教育部指出近九萬國中、高中職教師明年七月底都要完成差異化教學三小時的研習,為的是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後,高中職學生程度可能拉大的問題。雖說不用期待三小時的研習能讓老師們學會多少「差異化教學」,但至少教育部開始面對這個問題。    

     先不說十二年國教後高中職學生產生的差異化衝擊,其實在常態編班的國中小教育階段,班級裡的學生差異化一直存在,這還只是從學科學習的角度來說。

    更廣義來看,學習的差異化包括許多面向,學習方法、進度、興趣、能力等,每個學生在不同學科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態都可能不同,即使在經過升學考試篩選後的明星高中裡,差異化都不可避免。那麼,過去的這些國高中老師們是如何面對學習差異?還是無能為力,只好依照課程標準把該教的東西教完就罷?    

     剛好這個寒假學校裡有一群老師到日本幾所小學參訪,看的就是他們的差異化教學,對於那些能尊重孩子的不同,給予適合的學習方法和進度,老師們都深受衝擊與感動,也都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室裡實踐這樣的理想。然而大家都知道,以現有的課程架構、班級人數、評量方式和教學資源,要實施差異化教學真的很不容易。最難的恐怕是家長期待和社會價值,尤其大家已習慣用單一的學科成績(而且還是主要考試學科)來判斷誰優誰劣時,有多少人願意誠實面對孩子的學習落差,並協助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進度?    

     我們的教育被標準化的思維牽制太久,被「升學目的」的單一價值影響太大,若不先讓家長和老師認同學習差異,只想辦個研習,然後就叫國高中老師自己去面對差異化教學,那恐怕只是緣木求魚,太強人所難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o KCIS 的頭像
    Hello KCIS

    Hello KCIS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