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全文出處/中時電子

DSC_3568

  自從12年國教免試入學將服務學習納入計分項目後,有不少人批評學生只是為了分數才做服務,喪失服務學習的本意。最近新聞也報導部分縣市將才藝競賽名次納入計分,導致許多國中生為了「賺取」分數,搶著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以往冷門的比賽反而變搶手,偏差的現象同樣引起許多批評。

  以動機來看這種現象或許有待商榷,然而從教育目的來看,由評量來引導學習方向,有時是必要的手段。如果能因為入學制度讓學生多接觸到原本就缺乏的學習內容,或是累積一些人生經驗,只要方式不過度扭曲,其實都算正向的發展。多點學生接觸風箏、陀螺等民俗技藝,總好過花更多時間待在補習班裡,或成天埋頭在參考書測驗卷中。

  台灣推動教改的過程中,其實有許多立意良善的制度,卻被投機或偏頗的觀念給扭曲。12年國教的就近入學、適性發展、服務學習和多元才藝等等都是正確的教育理念,而這些在過去升學導向的教育環境中很難被重視與實踐,如今透過升學制度來導引實為不得已,或許成效有落差,執行過程出現問題,但也不該因噎廢食,走回一元考試的老路。

  就算學生為了升學而去學才藝,就算大家的服務學習分數都滿分,至少讓他們做了以前做不到的事,還是值得的。

  許多升學制度的爭議都來自於短視的公平概念,且其基礎建立在單純的學業排名,無視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差異。如果大家不能把視野放寬放遠,依舊只偏重學生的學科考試成績,用單一標準來清楚排序學生,並框架知識與職業尊卑的狹隘觀念,那要期待制度改變來減輕升學壓力,恐怕是天方夜譚。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o KCIS 的頭像
    Hello KCIS

    Hello KCIS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