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教育,教與學的關係上,一直是以教師為主體,老師教導學生自己所會的東西、課本上的東西,而非學生所需要的,而傳統的考評制度也是追求標準答案的填鴨式教育,所以就造成學生「不考試就不讀書」的現象。在過去20年,台灣一直強調教改,但套句二年級老師團隊說的,之前也是在翻轉教育,可「翻是把書翻開來,轉是轉過身來寫板書。」還是以教師為主。

 找回孩子學習的熱情
    近兩年來,台灣各地已經看到一股新興的教改風潮,處處可見在各地的教學現場,老師們從自己的教室啟動改革,希望行動由「我」開始,找回孩子學習的熱情,因為對知識充滿好奇,對學習有熱情,是「學習」真正能產生作用的基礎,也是學生的權利。
    這一天,康橋所有的教師齊聚一堂,大家互相分享,各年級、各領域的教室翻轉,一起教學相長。
    記得五、六年級的英語老師團隊分享,當以學生為主體後,我們從課本出發,引導一小段讓他們知道如何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然後他們回家去預習,沒想到,只是前端的預習部分,就讓孩子有很大的感變。

以專業獲得尊重

預習改變了孩子
    預習引發了學生學習動機,因為有預習,學生不再是空空的腦袋聽著老師講課,也因為學生有備而來,因此在課堂參與上更有自信,也更侃侃而談,討論的內容也就更深入、更聚焦。因為預習,課堂上的時間更充裕了,老師不用趕著課想把課本上的東西塞改學生,造成學生囫圇吞棗吞不下,老師可以跟學生探討更多相關的議題,所以學生的思考力及邏輯力也提升了。只是一個小小的預習,卻造成大大的改變,我們在課堂上可以不用只專注於教科書上,而是可以讓孩子把全世界都當成教科書。
IMG_8617

透過師徒制度讓學習更廣泛
    二年級的教師團隊分享透過團隊的共同備課、製作教具,老師不再是孤軍奮鬥的,而透過學前的測驗單,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並且利用小任務單,我們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來透過學生學習的分享及發表,我們發現不同的小孩可以觀察到不同的點,再利用分享,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學習的更廣更深入。六年級的老師也分享,在教學現場上我們讓學生當家,找回孩子求知的動機,我們重視學生的思考歷程,翻轉教室並非老師就無所為,而是在學生的思考歷程中,不停地給予刺激,並且幫其精準聚焦學生學習起點與學習目標,並透過討論來解決問題,讓學生互相為師徒關係,相互問、相互答,一步步地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IMG_5041    其實,在教學的現場上,我們一直努力在思考,我們要給孩子的到底是什麼?在現今的環境裡,有太多太多的資源充斥著,老師到底要教的是甚麼,而學生想學的又是甚麼,教師們到底怎麼樣做才能讓孩子的學習產生了個人學習的意義…這些一直都是康橋的教學團隊所重視的,我們期望我們對孩子是自學能力的教導,是解決能力的教導,而非填鴨式的學習。我們也期許在未來,我們能用更多元的方式來評量學生多元的學習結果,這樣才能提供更適性化的教學來增進學生的成長。

相關文章:
翻騰、轉動
屬於自己年代的DNA
翻轉2.0 擁抱困境

 

arrow
arrow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