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圓夢嘉明湖 275  

駐站作家:李萬吉(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本文同步刊登時電子報:讓公私校一起向上提升 

隨著少子化影響,私立高中職或大學招生困難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媒體也報導,以台北市為例,4年後台北市國中畢業生人數幾乎等於公立高中職招生人數,以台灣家長「先公立後私立」的觀念,許多私校恐怕將收不到學生,主管機關除了希望公私立學校辦出特色外,似乎就只能推給市場機制,連私校的退場機制都還只是空中樓閣。 

市場的競爭的確是私校的首要課題,過去學生多,辦學再差也不怕沒學生,如今家長的選擇多了,學校若缺乏特色和績效,自然該面對市場淘汰。 

其實多數私校經營者早就感受到少子化的壓力,為了求生存,無不努力積極展現辦學的企圖心,有些發展特色課程,有些強調升學成績,有些重視技職證照,因此這幾年仍然可見一些辦學績優的私校獲得家長學生青睞,招生滿滿。加上12年國教免學費政策實施後,這些有特色的私校,未必會成為市場的犧牲者,甚至反而更具競爭力。 

然而,政府對私校的制度防弊有餘、興利不足,私校不只需面對市場的挑戰,還有許多制度限制。包括教師編制、退休福利、課程規畫、收費標準等等,政府許多規定都以公立學校的角度來思考,不符合私校運作的實務需要。有些制度雖針對私校設計,卻沒有與時俱進,跟不上經濟變遷的速度,這些束縛都可能讓私校難以施展,失去競爭的利基。 

公私立學校應該產生互補作用,既然政府的財源有限,若能開放更多學費和師資的限制,讓用心的私校能真正辦出特色,滿足需要的學生和家長,那政府就有更多資源去照顧其他學生的需要,讓公私立學校一起向上提升品質,而不是互相削弱沉淪,這才是兩全的作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o KCIS 的頭像
    Hello KCIS

    Hello KCIS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