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鑑賞

常聽到藝術鑑賞四個字,如果再進一步思考,或許會想問「鑑賞」與「欣賞」有什麼不同?再問對小學階段的孩子,藝術鑑賞的能力是指什麼樣的能力?

一般我們以為對藝術的「欣賞」,則是指對人事物的喜歡而產生美好的感情與心情。而「鑑賞」顧名思義有鑑別、賞識的意思,具有認知、判斷,品味,鑑別能力等等而綜合出來的判斷,是有邏輯思考的解釋,評價,當然對小學生來說,這些都建構在「生活經驗」、「先備知識」中。

生活經驗:就是他們最直接的感受,覺察。

我看見的他

先備知識:當然包含了在生活、學校、各方面社交、書籍等等所吸收到知識或是理論。

星星的家

 小學的美

親子美學

當我們利用難得的假日,牽著孩子的手,走進北美館,從建築外觀、到買了門票進場之前,就可以跟孩子把握時間,利用夫妻之間的對話,傳遞自己對於「所見所聞美好事物的感受」,這是最容易達到的身教。讓親子出遊不只是出遊而已。除了搭建回憶、培養情感、當然還有,在欣賞、鑑賞的過程中啟發慈悲,學會觀察、表達。

分享給爸媽的神奇三步驟

一、說說看
先自己說出「看到了什麼?、創作中描述了甚麼情景」,可以分項說明,從尺寸、媒材、創作方式開始。

二、內在詮釋
從色彩、構圖、作者生平、時代背景、作者經濟情況、感情因素、為什麼來創作、猜測作者可能的個性,來分享你對作品所想要表現的內涵,試著站在作者的立場來看待作品。

三、分享心得
您可以對作品的優劣及價值分享判斷或見解。但是對孩子來說,似乎用「我發現、我認為、我感覺到。」會更加適合,而不只是單單解說分析而已。

舉例:形容象徵「日出」的作品

您可以試試看說「一個永恆的圓,從山峰圓端或洶湧的大海波濤中升起。」而非單單只是說「太陽公公出來了」。當你無比自然地脫口而出,孩子自然也不覺得爸爸媽媽奇怪了。^^

青山美展

青山美展

美的感動在生活中隨處可得,班親會當天在七樓看到的青山美展藝廊,除了驚豔、還是驚豔。首先,美術老師們都辛苦了,這些都是長時間的引導、討論、陪伴創作、耐心指導之後,進而規劃空間利用,教育意涵,讓每個作品在展出的同時,能都富有生命、活力。

創作綠地

身為家長或觀眾,您可以用眼睛環視,用視覺去觸摸他的角度,用心去回想製作的情景,就彷彿感覺到小小創作者的圍繞在生活經驗中的思維與靈感。

有一些心情,應該是只有美術老師再引導的過程中,才能夠發現,但是在青山美展中,我感受到驚奇,與那份「不容易」。

 wall 1

wall 2

小學的美

l  讓孩子們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便相當重要,除了逐步認識藝術鑑賞的方法,培養正確的欣賞態度,學習敏銳地感受生活中美的大小事物,美感經驗與人生經驗的連結,從食、衣、住、行、育、樂都行。例如:食物的烹調,菜色的協調、餐具的組合;衣著的設計,搭配、色彩,家居的陳列、舒適等等都算是。偉大且令人不解的藝術家梵谷曾說 “Great things are done by a series of small things brought together.”正是。

vincent

捏塑的家

l  當然,還有包容與欣賞的雅量,每個時代與社會不同的審美取向與背景,造就不同的藝術作品與文化產物;小學部重視藝術鑑賞的能力對於應讓學生理解並包容不同時代、年代的藝術()的差異,更清楚領導者如能具備藝術涵養,對人文環境的影響力。所以我們說,藝術鑑賞素養和藝術與文化活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l  在校園中落實鑑賞力,更如中學部、國際部推動藝文一樣,重視一人一才藝,以「護照、存摺」概念鼓勵學生親近藝術文化,在世界各國戮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當下,康橋總扮演具有創新思維的前線。

美的標準因人而異,並非只是個人獨特的感覺或生活經驗,美的界定還來自於不同民族文化(例如:某族脖子很長的美女);所以判斷一件藝術品的美學,需了解歷史上某一特定時期,人們的感覺思想經驗後,才能進一步了解並雅納他們的審美觀。

親子美學,起於修身養性,一如登山啊!

蟲鳴鳥叫

arrow
arrow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