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Z4A7311  

撰文/小學部游閔喻老師

沒有名師  只要有心  人人都是老師─我問

這是我在康橋的第三年,卻是我教學生涯的第九年。就一般人而言,前六年的教學經歷,應該是精彩且閱歷豐富,如何教?如何學?對我而言應該是駕輕就熟,但是進入康橋的教學團隊中,我顛覆了思維、改變想法、開闊了視野。每周最少一次的教師研修,不僅是單純的備課,過程中人人都需要表達自己的看法,透過共同備課,知道了每一位老師想要運用的教學策略是什麼,要傳授出來的重點是什麼。不僅如此,如何向學生提出切合生活體驗的問題,從問題中找出疑點,是每一位老師備課過程中,腦力激盪的成效。沒有參與過康橋備課的我,或許只問得出:「從這段課文,你看見了什麼?」經過備課後,我會問:「從這段課文中,作者提出了兩個例子,這兩個例子在說什麼?這兩個例子與主題的關係是什麼?」透過備課,明確的讓每一位老師知道,精準的提問,才能讓學生精確地回答,而這個回答才能符合一課一重點的目標。因此在康橋,要擁有名師光環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因為人人不藏私,人人皆名師。

沒有阻礙   只要有愛  人人都需等待─我聽

假如說一周一次的教師研修是畫作風景中的大地田野背景,一個月一次的教學觀摩教案討論,則是畫作中畫龍點睛的彩虹。對於試教身經百戰,自以為撰寫教案家常便飯的我,在康橋這裡,著實卻吃了敗仗,消磨了銳氣。但我卻在編寫教案分秒必爭的過程中,體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康橋的教案編寫,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究竟是要學什麼?怎麼「學」?如何將學會的「表現和應用」出來?這都是教案中要看見的驚豔之處。每個人都有自己教學的盲點,通宵達旦呈現出完美零缺失的教案,真實的擺放在學年老師的眼前,卻是邏輯不通,語句不全,不堪一擊的一份教案。因為有學年老師的指正,聽到了自己教學多年的盲點,因為有主任的釐清,聽懂了教學的目標,最後因為有校長如醍醐灌頂般的提綱挈領,聽見了學生學習的脈絡。一份教案都需要如此多的聆聽,才能磨練出來,那麼在教室間的聆聽,更是極為重要。學生除了認真聆聽老師的發問之外,更要寧靜思考,聽出老師的問題,聽懂同學的回答。全班四人為一組,總共九組,不怕距離遠聽不見,不怕人多說不到,四人都有任務,唯一的共識是你聽、我想;你說、我記錄。因此在康橋,要學會「等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有等待才聽得到想法,因為有聆聽,才會搭建出和諧的橋樑。

沒有錯誤   只要有惑  人人都愛傾訴─我說 

有了一份周而縝密的教案,就像是一盤煮好的高級料理,需要有人試吃才曉得味道如何?教學也是如此,好的團隊會協助我在觀摩前,更有信心的準備。而在康橋,當完整的教案一出爐,會有同學年的夥伴老師們事先試教,紀錄學生的反應為如何?教學流程有沒有流暢?確定無誤後,再交給真正粉墨登場的我。記得教學觀摩時,在等待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是可以閒置的,學生要將老師的問題聚焦回答,而老師在行間巡視中,要將九組討論的答案,在最短時間內,分別在紀錄表中排序出學習層次低、中、高,以便待會學生上台的表達,會有思考更精進,歷程更有層次的展現。因此,觀摩前夥伴教師的試教,是事先看見學生錯誤,找到迷思的概念的好方法,而提高學生討論後的學習成效,最好的方法則是行間巡視且紀錄,這是康橋的每一位老師必須互相協助、成長的墊腳石。台下認真討論、台上勇敢發言,這是康橋學子們必須嘗試及體會的學習。多試、多說和多討論,是我在康橋與團隊們建立的默契,是學生在康橋必備的能力。

只有宏規   因為康橋  師生都入同軌─故我在 

透過寫教案,我整理出教學的邏輯;透過教學觀摩,我展現出師生間學習的成效;最後一關卡教學後的省思回饋,則讓我每一次的教學觀摩,留下最佳的伏筆,以便下一回合更完美的演出。觀摩過程中,最精彩之處,莫過於「串起精采處,連出新概念」。老師能立即將學生討論出來的答案,一一串起,以符合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以歸納出教學目標的終極概念。讓學生從想法中確立規律,從成果中累積樂趣。在這一堂短短四十分鐘內,要傳授給學生的教學目標不需要多,而這一份目標是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說出最後自己統整。而老師在這一堂課,這一節的教學成就,則是寫出經驗、教出自信最後得到專業成長。因此在康橋的教室裡,沒有完美的教案,夥伴教師間融洽的教師專業成長,師生之間活絡的互動,才是最令人最驚豔的一篇樂章。最後套一段廣告詞:「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寫教案呢?寫的漂亮、寫的合邏輯、寫的學生大澈大悟銘記於心、寫的全體觀眾掌聲如雷安可連連,我的天呀!究竟哪所學校寫的出那麼棒的教學?只有康橋的教學團隊,抓的住大家的目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