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Z4A0748 拷貝作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全文出處/中時電子報
    前陣子新聞報導某高中生物段考只出兩題申論題,結果近三分之一學生不及格,引發爭議。其實出題老師的立意是好的,可惜作法和時機不夠周延。
    多元評量的概念其實存在已久,也早被規範入教育法規之中,在各種學校評鑑中也是相當被重視的面向,只是長久以來,具標準答案的紙筆測驗仍是教育現場最主要的評量方式,尤其當評量牽涉到比較和競爭時,沒有標準答案的測驗就容易被質疑其公平性。
    然而學生進入大學或出社會後,所面臨的幾乎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習慣選擇是非填充題的學生,得花很多時間去適應和,因此中小學階段增加開放式問題的練習,是重要且必須的。
    評量主要目的在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評量的方式與題目的設計,都應該和學習產生緊密連結。傳統的教學方式較著重在讓學生學會「知識」或「技巧」,所以評量大多採用有標準答案的紙筆測驗;當今學習的重點逐漸轉移到「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創新與批判思考,那麼開放式的測驗型態就更顯得重要。
    否則,老師即使在課堂上讓學生提出各種想法,到頭來寫考卷時還是只能有一種答案,學生該如何調適?反之亦然,若要採取開放式的申論,平時就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訓練知識彙整、反思批判、創意發想與邏輯推論等能力,才能在評量中確切反映出學生能力。
    評量是一門專業,優質的評量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差勁的評量同樣可能摧毀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失去學習動力。因此老師在設計評量時,務必掌握評量目的、方式與教學過程的連結性,否則教的一套,考的卻是另一套,不僅學生不知如何因應,也失去了評量的意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o KCIS 的頭像
    Hello KCIS

    Hello KCIS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