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MG_1081 拷貝作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全文出處/中時電子報

 

    4月是各大學辦理申請入學甄試的主要時間,等5月初放榜,除了部分繼續拚指考的學生外,其餘大概就已決定就讀的大學和科系。這些學生該如何度過最後1個多月的高三生涯?是很多學校頭痛卻不想去認真面對的問題。
    有些學校已提早把高三課程教完,剩下時間拿來幫學生複習準備指考,上課對那些已考上大學的學生來說變得沒有意義;即使繼續高三未完的課程,那些學生大概也很難認真上課。
    於是有些學校將籌辦畢業典禮的工作交給他們,甚至乾脆讓他們自由請假,以免在教室裡影響其他準備指考的同學。
    台灣老師對這種情況大概見怪不怪,在「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升學」的想法下,學生既然已經完成階段任務,就不用太堅持其他的學習了;然而對在台任教的外籍教師來說,恐怕就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想法。
    從過去幾年的經驗發現,這些外籍教師對學生課業的要求,不太會因為已經考上大學而有折扣,因為國外大學規定高三成績若未達到一定水準,將會取消其入學資格,這些老師一樣把關,因為他們認為「學習本來就是學生的責任」。
    同樣的差異在大學階段也看得到,國外知名大學每年都有高比例的學生被淘汰,藉以維持其學術品質;國內大學卻怕生源不足而不敢當掉學生,甚至要取消退學機制,反正進大學的目的只是為了張文憑。結果是大學「任你玩四年」,畢業找不到出路沒關係,先延畢個幾年再說。
    當我們抱怨台灣大學過多、學生素質低落的同時,或許也該檢討是誰在踐踏教學專業?是誰寵壞了我們的學生?是誰讓學生們混淆了學習目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康橋 多元學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llo KCIS 的頭像
    Hello KCIS

    Hello KCIS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