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舉繩、保持平衡,嗶───!」
「加油!加油!」
「一、二、ㄙㄚˋ!一、二、ㄙㄚˋ!」
雙方僵持不下,只見象徵勝利的中心點不斷向某一端偏移,
選手的表情更加猙獰,啦啦隊的加油聲也越加緊湊!
不只是體育課~
走在校園內,同學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不外乎拔河比賽的戰況。賽程共計十天,分男、女生組,較之一般賽事不同處,在於以「總體重」作為競賽基準,而非依據「總人數」,所以比賽的兩隊不一定人數相同,但人多不一定必勝,人少不一定委屈,因為致勝的關鍵在於團隊使力的巧、勁,還有別班不懂的默契,更重要的是堅持到底的毅力。
換個場景,來到班際游泳比賽,自由式、蛙式、混合式接力……,呼吸節奏、姿勢協調,蛟龍在水中悠游英姿,展現平時的紮實訓練。
小鐵人比賽、水中籃球、班際籃球賽,還有師生足球對抗賽,在康橋,每學期都有好多有趣的體育特色活動,除了延伸課堂的體能鍛鍊與凝聚班級的團隊向心力,更有與課程結合,從小學到高中規畫的一系列大型體能活動,如六年級爬玉山、八年級登雪山、九年級泳渡日月潭以及十年級單車環台等。體育課不再是被忽略的空白,而是學生成長生涯的重要歷程。
動的多‧學得好~
運動力,是為學習增添美味的新配方,幫助學習更專注、增強記憶力,美國、日本實驗皆證明,把運動置入每日課程裡,能有效提升學力、打擊分心、消弭情緒困擾。腦神經科學權威洪蘭教授說,我們在運動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跟學習有關,人要快樂,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所以我們看到運動完的人心情都很愉快。你以為運動完會很累,其實相反,多巴胺讓情緒變好,而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學習效果就更好了,正腎上腺素則幫助專注力增強,每種運動讓人感到快樂的程度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動得越多越快樂,學習越好!
運動的好處
●好處一 提升學習力
●好處二 培養品格力
●好處三 運動幫助好情緒
親子天下雜誌資深記者張瀞文歸納出讓人變聰明、快樂、長高、學團隊合作的運動,看看愛運動的你屬於哪一種類型!
愈玩愈聰明:乒乓球、羽球、網球
因為落點多元,進行速度快,每一分鐘必須產生很多次反應,充分刺激腦神經。
愈玩愈快樂:騎單車、慢跑、游泳
反覆的動作使人專注、分泌腦啡,從事這類運動會達到與打坐相仿的精神狀態,感覺到安定愉悅。
越玩長越高:跳繩、籃球、跳高
運動時能刺激肌肉及骨骼生長,但關鍵期是青春期前,想長高,快點把握黃金關鍵期吧!
越玩越卓越:籃球、棒球等兩人以上或團體對抗的運動
團體對抗運動牽涉到隊友間的互相配合,必須學會觀察思考與溝通協調,想出制勝策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由此培養團隊領導與決策能力。
一件事只要是對的,就應該持續做
從前的教育環境,在面對升學壓力與課程比重的選擇下,往往犧牲孩子的運動時間,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對學習有加分的效果,學習要好不是去補習,而是多運動!
草地上、泳池裡、籃球場中,青春的汗水灑遍校園的每個角落,燦爛的笑容洋溢,愛運動的精神,永不止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