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全文出處/中時電子報
一次用餐的場合,聽到鄰桌的媽媽對女兒講著「龜兔賽跑」的故事,當媽媽準備引導孩子要有毅力堅持到底的道理時,孩子突然冒出一句「烏龜為什麼一定要跟兔子賽跑呢?」媽媽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故事就是那樣寫的!當下內心也受到一些衝擊,從小聽故事,怎麼從沒想過這問題?
想起一位身在醫師世家的友人被問到是否希望孩子也能學醫繼承衣缽?他果斷給了否定的答案。他說當年就是在家庭期待下,逼自己選擇這條路,歷經幾次挫折勉強達到「父母的目標」,中間的痛苦煎熬曾讓他想放棄一切,儘管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讓人羨慕,但那痛苦的記憶一直揮之不去,除非孩子自己願意且有能力,否則他不願讓孩子重蹈覆轍。
過去我們常被灌輸勤能補拙的觀念,要有愚公移山、不屈不撓的精神。然而這些道理並不一定適用在所有的學習上,科學研究證實,每個人的腦部神經發展不同,順著專長能力發展,學習成效才會更大。
偏偏仍有些父母相信自己的遺傳,堅信孩子有潛力,認為只要加倍努力一定可以做的到。逼孩子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不擅長或不喜歡的事物,得到的卻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帶來悔不當初的傷害。更多的父母雖不那麼極端,卻也都在孩子實在無法應付傳統的學習競爭後,才體悟到應該給孩子走適合自己的路,可惜的是,孩子已經浪費許多青春,折磨掉許多熱情。
龜兔賽跑畢竟是寓言故事,現實中相信少有人會選擇這樣沒有自信的競爭。我們常說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然而學習這件事,如果孩子經常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很可能那就不屬於他的舞台,不妨讓他換個地方爬起來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