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唐美雲  

  唐美雲歌仔戲團,創立於1998年,是一個「承傳統、開新局」,致力於傳統戲曲的劇團,創辦人唐美雲老師更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金鐘獎最佳女主角,以及十大女青年獎等殊榮,可以說是功力相當深厚,全身充滿戲劇細胞。

唐美雲  

  這次藝文中心有機會可以請到唐老師來學校演講,真的是非常難得。話說「歌仔戲」,是個具有相當強韌生命力的土生土長的劇種,源於閩南「錦歌」。「錦歌」原名「雜錦歌」後簡稱「錦歌」。形成於福建省南部,是以當地歌謠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曲種。流傳於福建省漳州、廈門、晉江、龍溪等地和台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

123123

  唐老師分享學習語言、練身段、練嗓子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並請到兩位非常厲害的老師「單雙手耍花槍、亮相、拋水袖」。當她問到有沒有人現場要體驗看看啊?康橋的學生真的是非常熱情、主動、積極,一下子將近二十個學生衝上台去,把握機會練習呢!

DSCN8035

  在唐老師分享兩段影片之前,問到:「看過歌仔戲的請舉手、會講台語的請舉手?」現場有舉手的比例真的不高,看來,推動台灣本土表演藝術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影片與唐老師穿插的講解當中,我們欣賞到歌仔戲的文詞優美、押韻。並在「大漠胭脂、燕歌行」的分享中,聽見隋朝公主和親的故事唱到「越鳥巢南枝,胡馬北風依,灞橋楊柳中不見,女兒遠行無歸期。」也正是現代人很難想像的離情,其中提到灞橋,更讓我起了雞皮疙瘩。因為我知道在秦漢時,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始於漢朝的「灞橋折柳贈別」,也就是源自長安的灞柳。漢人送客至此,折下橋頭柳枝相贈。到唐朝,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離去,多在這裡分手。加上隋、唐時期,文人雅士興詩作賦,描繪灞橋折柳贈別那種離別愁緒和深情厚誼。「楊柳青青着地重,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一直以來,灞橋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之名流傳着。這「灞橋」二字,更增添離別的惆悵。


  老師還特別提到曹丕、曹植兄弟間的故事,古代傳統父系社會,長子為了圓父親的帝王夢,兄弟彼此才情出眾,七步成詩的曹植,愛上了自己的嫂嫂,種種因素而埋下殺機,但也因此才可以讓我們看到如此優美的經典文學「洛神賦」,想像那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美。老師說:在她的心中,其實是非常同情曹丕的喔!也鼓勵同學們可以先了解故事背景,再利用課餘之時,到現場欣賞演出、看看中國古代帝王與權勢之下的親情、手足、愛情,與自我實現的經典故事。歌仔戲,應該可以說是Taiwanese Opera,從鄉野登上舞台、從地方走向國際,這過程同樣是台灣這群土生土長,從事本土表演藝術的人,一步一腳印所達到的成果。不過,我們仍然持續堅持呈現出更多更優質的演出,希望藉由戲曲之美,啟發觀眾的興趣、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奠定「台灣歌劇」的地位,推廣到全世界有華人的地區,推向國際。

DSC_6345

  今天,我真的滿載而歸!還帶著唐老的簽名回家給外婆"歡喜"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