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世界歷史課下課的子傑、奕名、源濂,在教室裡準備下一堂課的報告,過程中十二年級子傑、奕名異口同聲說,「缺乏國際觀,就等於缺乏國際舞台。」這句話吸引我的注意力,原來他們聊到了「蘇格蘭獨立公投」。

奕名說,「因為貨幣、經濟、國際地位、文化差異等太多長久因素,因此有了這一場公投運動,而這一次公投也跟"社會秩序、全球秩序"息息相關。」印度從英國獨立、印尼從荷蘭獨立...歷史上有過太多經驗。然而,從這一次「蘇格蘭獨立公投」中可以看到,不管蘇格蘭選民在公投中選擇不從英國獨立出去,這一次公投的過程已經改變了英國與蘇格蘭的原貌。

下課的閒聊,似乎有點嚴肅,在穿插著一小段無厘頭的高中生對話之後,我們又回到了歷史主題。子傑分享才不久前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堂課,引起他高度興趣,「為什麼人類在同樣的時間生存在地球上,會發展出這麼多元的文化,有些國家強盛、有些則否?」他的答案是:「地理位置。這影響著資源,更深入來說是人類對資源的使用方式。」他舉例,黃金。印地安人主要做為裝飾品之用;而歐美國家則做為重要貿易工具。

奕名爾後也分享了一段歷史故事,他說,「1532年,西班牙Francisco帶領不到兩百人的步兵、騎兵團南下擊敗擁有8,000兵力的印加帝國,西班牙以極小的代價,踩過2,000具印加兵的屍體,自此開始對當地的統治。」探討原因可能在於當地民風淳善、然而缺乏守護文化的野心與戒心,使得民族自此同化、逐漸消失。

 源濂為我們的十分鐘的對話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從過去歷史中鑑往知來,把民族視野提高,降低因為對國際知識、世界認知的不足而引起的歧視。保有自我文化,更能夠與世界共和。」

追求國際化、世界觀,與全球接軌的同時,學生們能夠了解到自我文化的重要性與無法切割的生存關係,知道從歷史事件中學習,更能夠客觀地觀察、並且加入自己的見解。從學生口中聽到這些話,真是點滴感動在心頭。其它的...就留給各位一同來思考!

對話  

arrow
arrow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