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探索教育」開啟由內至外的自我轉變,可是探索教育指的是什麼?學校的探索教育又是如何與課程建構在一起呢?
探索教育的創始者科漢(Kurt Hahn)曾說:「我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這些特質的傳承:一顆積極進取的好奇心、一種不可戰勝的精神、永不放棄的追求、準備進行合理的自我否定,以及最重要的同理心。」而這就是沐浴在康橋雙語學校探索教育洗禮下的學生,所能培養出來的特質。
近年來,探索教育隨著12年國教「適性發展、培養多元人才」之口號逐漸受到學校的重視;但想要適性發展前,學子們必須先充分了解自我、發掘自己潛能,而這些自我探索的過程,絕非一次活動或是幾堂戶外課程就能達成,所以我們決定將探索教育落實在正式課程中,打破目前探索教育在臺灣實行的現況。
小學部的探索課程,是根據綜合活動分段能力指標來設計,規畫場地與教學目標,其設施與各項裝備皆依照美國挑戰設施協會(ACCT)與國際山岳聯盟(UIAA)的標準規畫,課程操作也遵循PA專案冒險(Project Adventure)的規定進行,讓學子們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循序漸進地從體驗與探索中了解自我、建立自信與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再透過團隊活動,學習同儕相處、共同合作、產生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讓康橋的學生真正達到適性發展、勇於追求自己夢想的目標。
學務處主任張錫鏞也化繁為簡地歸納出康橋實施該項課程的四大特色:
探索教育 率先納入正式課程
目前很少有學校將探索教育納入正式課程中,自2011年起,康橋小學部便把探索教育納入正式課程中,落實該項課程的真正意義,並對學子產生長遠影響。而非僅止於簡單的體驗活動而已。
一對剛從德國轉學回臺灣的兄弟,因語言與生活環境的隔閡,令他們不易融入學校團體生活,總是只做自己的事情,不太與他人互動,但經過一學期的引導、氣氛營造、鼓勵、體驗課程後,他們從中發現自己的專長,進而建立自信,也因團隊活動拉近與同學們的距離。
課程設計 兼具趣味與啟發
每年我們都會設定不同的探索教育主題,今年的大主題是《康橋少年奇幻旅程》,在這個主題下,老師會再針對不同年級與階段性目標,嚴謹地設計課程;例如,三年級生的主題是「魔法班的訓練」,搭配哈利波特—神秘魔法石的著作,將書中的人物、名言及劇情融入課程中,設計一系列的單元來進行冒險和挑戰,讓學子們在故事的氛圍中提高學習樂趣、引發學習動機,同時培養他們閱讀的習慣。
此外,我們更重視反思與引導的過程;周國瑋老師說過:「對人要有同理心」,但有的學生還是無法體會及感受,可是當他自己站上九公尺高空繩索時,他就能深刻體悟到那份恐懼與底下同學言語的影響力,所以當課程結束後,進行反思引導時,我們就能發現這名同學已經體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了解負面言語不僅傷害同學,也可能傷害到自己。
導師參與 發掘每位學生的亮點
在探索教育中,培育孩子尊重別人、與他人合作及分享等特質,也是品格教育的一環,所以班級導師藉由與學生們一起參與課程及觀察的過程,發現每位學生的不同特質,進而成為協助導師經營班級的利器。
「讓孩子了解自己,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可以完成自己覺得不可能的事」,張錫鏞一語道出探索教育對學生最大的意義所在;一般教育中,大多數的老師或同學們可能只知道哪些同學很會念書,但在康橋雙語學校裡,同學們會知道,有人體能很好,有人思考問題時頭腦很靈活,有人的想法很不同,而這些同學可能一開始都不是班上的意見領袖,甚至是師長眼中較為調皮搗蛋的學生,但他們卻有自己很獨特的一面。
匠心獨具 貼近自然的場地設計
在青山校區裡,無論是貼近大自然的戶外場域,還是高達12公尺的室內「玉山攀岩場」,都是目前臺灣學校中少見的規模與模擬自然的環境;由於探索教育本是屬於全戶外課程,校方忠於課程初衷,而將戶外課程場地設計成如小森林般,高低不平的山丘狀,種植多種樹木,地上滿是木皮與草坪,讓學生可以在活動現場直接進行引導省思,更有貼近戶外的自然感受。
就連校內的室內攀岩場都接近大自然的想像。曾在美國戶外領導學校、有豐富登山領導經驗的探索教育老師蔡輝昱表示,康橋的攀岩場取名為「玉山攀岩場」,不僅是形狀像是玉山外,也是為了小學部六年級的畢業任務—爬玉山而準備,所以除了透過探索教育課程來培養他們克服恐懼、挑戰自我的堅忍信念,同時還會藉由游泳課、體育課等其他課程來鍛鍊學子們的體力與心肺功能,最終達成他們自我實現的願望。
學校探索教育的四大特色,是目前臺灣教育環境中少見的創舉,今年學校的領袖營隊中,就有好幾位同學有了深刻體驗,在賞鯨船、巨人盪鞦韆、三索吊繩、雙索吊繩、大溜索、高空獨木橋、低空獨木橋、蜈蚣之柱中有許多領悟,在低空培養團隊的溝通技巧,在高空鍛鍊自己突破個人舒適圈,更讓同學們體會將心比心、團結一致力量大的意義。同儕之間的默契與情感,包容心與不斷嘗試的毅力,是更不容忽視且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教育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