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全文出處/ 中時電子

網路:煩惱

    新課綱已正式上路一個月,最近仍持續看到一些文章表達對新課綱的擔憂和批評,有些是擔憂新課綱的準備不足,例如教師是否有能力實施素養導向教學和評量?學校是否真能實施跨領域的教學?是否有足夠師資開設各種多元選修課程?另一方面則批評新課綱增加更多壓力和困擾,例如探究實作和跨領域的教學會壓縮原有的教學進度,學習歷程準備會增加更多學習成本,連大學考招制度改變的批評也算在新課綱頭上,甚至還有人建議趕快踩煞車。

    這些擔憂和批評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是影響下一代學習的重要制度,又被視為現今最重大的教育變革,總是希望一切都是準備好的狀況,並且很快看到好的發展,對於各種問題也會用更高的標準去看待。然而,這麼複雜的政策才剛起步,如果一開始就要完美無誤,那是痴人說夢。

    目前看來,社會大眾對新課綱的精神和理想沒有太多疑問,只是在執行時,大家容易用過去的標準來衡量改變造成的影響,當原有的權益優勢被削弱,或看不到立即成效,很容易產生負面評價,進而打退堂鼓,完全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時間。

    教育改革的過程本來就需要足夠的累積和醞釀,短期的缺失可作為修正作法的依據,但必須堅持既定方向,忍受改革的不便,才能達到長遠的理想目標。再者,教育改革的變數很多,不可能有「完全準備好」的一天,只要方向是對的,有足夠的準備和規劃,就應下定決心去執行。

    新課綱才上路一個月,學校老師、學生或家長,其實還在摸索和適應,現在就要給予功過評價,言之過早。不妨用更多理解和支持,替代無謂的憂心和偏頗的批評,讓這個改革能正向的發展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