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r. Hackett不平凡的醫界生涯,從醫學院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擔任直升機救援醫師,負責攀登高山者的緊急救援。他說 “It was the best job I ever had.”。 也因為在一次救援過程中,目睹高山症對人體所帶來不可逆的影響,而立定志向,展開驚奇精彩的生涯。在離開黃石國家公園這份工作後,他來到尼泊爾,研究高山症並在1981年獨自攻頂,成功攀上聖母峰-目的在於進行高山症的研究,沿途收集人體在攀登高山的各項身體反應數據,處在人類生存極限邊緣,與死神拉鋸,在世界之巔,挑戰生存極限。甚至在Hillary Step跌落,在極度驚險的情況下,挽回自己的生命。

Peter Hackett,美國疾病管制局高山醫學黃皮書的總召集人,高山醫學領域的權威醫師。也是康橋為八年級即將攀上嘉明湖的學生所規劃的演講課程的講師。

Peter Hackett  

大約在2個多月前,學校就已經在醞釀這一場演說,在王士豪醫師協助牽線下,讓學生能夠有這寶貴的一堂課,真的非常感謝王醫師、以及學務處辛苦的老師們。

早上9:20,我們準時在Dr. Hackett 下榻的飯店接到他,一路上終於有機會多多認識這位不平凡卻又非常親切的人物,套句王醫師所說的:真是“神人”啊!

在前往學校的路上,我們有許多可以輕鬆交談的時間,不過,他開頭第一個關心的話題是-美國大選,他非常希望心目中的總統人選可以當選。還說30年前曾經來過台灣,這次是他第二次踏上這片土地,他說這裡變了很多,上一次來記得是到了花蓮,就愛上了花蓮。他很想看木柵動物園裡面的熊貓,想去看海,去看蔣介石先生從大陸大帶來的珍寶,101大樓,台灣文化等等。

路程中,他用手機即時打字傳送訊息給美國的醫療團隊,儘管遠在台灣他仍在行醫救人,用簡訊指導美國的醫師救人。他跟我說:他的生命對許多人有著責任,在尼泊爾行醫的時候,一對因高山症而失去生命的父母,他們留下三個孩子,那母親的最後一句話是:「一定要把孩子交給Dr. Hackett。」,於是這三個孩子現在在他的安排之下,順利在美國定居生活。父母親會在臨終前,把自己三個孩子交給Dr. Hackett,這是建立在何等的信任、託付的關係?

Peter Hackett  

閒聊之餘,我們有些對話,想分享給大家:
我:「下一個國家,下一座山,在哪裡?」
他:「也許在東京、曼谷、馬來西亞,他不知道。而下一座山,則是會陪著17歲的兒子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之後,就要投入更多心力在醫學研究中,這樣才可以幫助全世界的人。」
我:「要如何判斷一個人會不會有高山症?」
他非常打趣地答:「有個很準確的方法,那就是問他之前有沒有得過高山症?這是唯一的方法。」說完便開心地哈哈大笑。
我:「關於攀爬Mt. Everest,最重要的事情是甚麼?」
他:「是運氣! 」
我:「最喜歡的國家、城市?最嚮往的生活?」
他:「大概就是尼泊爾了吧!那裏的農夫、動物、孩子、天空與山,是他看過最美麗的風景。當然,還有寶貝兒子!」

準時、親切、充滿笑容、幽默、寬容、傾著身子聆聽、以及誠懇。則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登山路   

這場精彩的演說總共將近80分鐘,他從分享尼泊爾的第一家麥當勞,因為不可以殺牛,所以這裡的麥當勞沒有賣漢堡。到肺水腫、身體不適、呼吸窘迫、身體不受控制、意識不清等等症狀,以及「做好準備」這件事,不管是身體上的鍛鍊、氧氣設備、加壓袋、藥物、乾燥的襪子的重要性、專業的醫療團隊,都是相當重要的「準備」。他分享到一個因為高山症引起思慮渾沌的人,是連1~5五個點的連連看,都無法順利完成。高山症所產生的各種症狀與感冒、過敏、氣喘並不相同。登山並不可怕,先要有適當的培訓、到相當程度的準備,正確的心態,以及「相信專業」等重要的條件。

因為高山非常寒冷,天氣的變化極度快速,手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整隻手臂進行連續30秒的大旋轉,或是將手掌夾在腋下取暖,準備暖暖包,多喝水保持體內的循環機能。Blood = Heat, Heat = Blood。

演講最後,學生與家長們提出許多問題,例如:爬山過程中感覺缺氧時,應該放慢腳步,讓自己深呼吸。走到氣喘吁吁時,同樣必須放慢腳步,狀況便可在幾分鐘之內好轉。平常有過敏性鼻炎、容易鼻塞的人,可以戴上絲巾、圍巾在口上,改善因為以口部呼吸而引起的喉嚨痛。感謝吳校長的解說與機會教育之下,讓全場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結束這一場難得、可貴的演講。

12:15一上車,準備離開秀岡,車門一關,Dr. Hackett說:「快,告訴我,我剛剛講得好不好啊?精彩嗎?」呵呵!我深切地表達對他的感謝與尊敬,感謝他給我們學生分享這麼精采的內容,讓我們康橋的孩子開開眼界。正如校歌最後一句Kang Chiao brings me the world~~~

 Mt. Everest  

我深信,像他這樣一個環遊世界,攀登世界高峰,充滿溫暖與愛心的人,是有著相當不平凡的靈魂與對生命的見解。當他1981年平安下山,搭乘飛機準備前往其他國度,在飛機上喝著啤酒,這時機長廣播介紹所有乘客「左手邊您可以看到聖母峰」時,他的心情想必是一言難盡,那種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地的豁達。言談中我感受到他有顆平和的心,是個在世界至高點經歷生死關頭後,找到生命的意義、滿足與幸福的人。

謝謝康橋,讓我們有如此豐收的一天。

arrow
arrow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