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全文出處/中時電子DSCN5006

    「校務評鑑」應該是學校校長、主任和老師心中極不想聽到的四個字,幾年一次的校務評鑑,受評鑑的學校如臨大敵般,無不戰戰兢兢。從事前的評鑑資料準備、自評報告撰寫,訪視演練,到評鑑當天的接待細節、流程掌握、人員應對等等,想辦法做到盡善完美,就是希望讓評鑑委員留下好印象,拿個好結果,證明該校的優秀辦學成果,同時也是校長的重要政績。
    只是長期以來的各級校務評鑑,往往讓人覺得流於形式,其過程勞師動眾、浪費經費紙張,影響學校運作等問題,引起最多反彈。加上評鑑指標項目繁多,內容包山包海,要在短短一天至兩天的時間,由幾位不同專長領域的專家學者,給學校一個明確的評判,那是何等高難度的任務?
    難怪有人批評學校過度重視表面工夫,抱持僥倖的心態,盡可能隱惡揚善的作法,各校評鑑結果也沒能分享學習,根本失去校務評鑑是要幫助學校找出問題,並加以改善的本意。
    「評鑑」具有其必要性和價值,學校的教學與行政若沒有一定程度的稽核,容易自我滿足、忽略問題或迷失方向而不自知。
    然而,評鑑要有效果,而不是只看成果,如果只能在校門口掛個紅布條慶祝,卻總是無法解決評鑑所發現的問題,那評鑑就毫無意義。
    台中市林市長提出希望將周期性的校務評鑑歸零,改以對症下藥的專案評鑑,就是個值得討論的進步想法。或許主管機關還能進一步重新分配資源,讓專家學者針對特定問題長期性的輔導學校,並透過相互觀摩學習,讓學校能更務實的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學生的需要,然後更有效的找到問題解決方法,這樣評鑑才更有意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康橋 校務評鑑
    全站熱搜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