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會議

103學年度為期兩天的「國高中職校長會議」在康橋舉行,除朱市長在一開場時對十二年國教的震撼發表,還有許多精采的專題分享,特別有感的是實踐大學陳超明教授針對高中職國際化的省思,探討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的分享。

他說到,English is a language to solving problems.更指出學習英語背後真正所要追求的目標 Global awarenes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diversified and creative thinking.

現場將近200位國高中職校長,專注聆聽陳教授說的「國際競爭力,執政者的覺知如何衝擊教育跟學習者」,想必也更聚焦思考在「高中生應該預備什麼樣的能力?如何規劃與進行課程?」著眼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我們應當要有努力為下一代思索明日的共識。

課程英文化不是真正的國際化。國際化沒有完成的時刻,是一種程度,一種層次。“Internationalizat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is either achieved or not achieved; rather it is an engagement with the range of dimensions.”建立英語環境、融入國際生活環境,人員的培育。在亞洲各國以「Global, challenge and learn」為培育青年的關鍵字時,似乎我們應該精確定義十二年國教為國民競爭力教育:國際視野、英語力、國際移動力(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English proficiency, global mobility)

陳教授說,「亞洲學生與歐美學生,在知識與解決問題能力上有著明顯的個別強弱差異。亞洲學生知識強;歐美學生能力強。」康橋英語教育思維-教學生如何自學,並在的同時,看見大環境對人才的需求,看重「生存的能力,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視需求解放教學進度是我們康橋的優勢,如此才有可能真正達到以學習為導向的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以操作(環境)取代記憶,以體驗重新定義課本。生活化的學習;學習走入生活情境,注入思辨的能力在國際準大生的心中。

吳校長(James Wu)在校長會議中專題分享教學特色時說到,康橋以能力為主軸,大量英語閱讀,重視思考能力,志工服務、藝文涵養,更透過全校性的探索、菁英活動,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才能。教學面則是外師融入各科,教師群組分享教案,教學內容跟美國加州同步,跟美國課綱連結,每一個外師搭配兩個資深教師,給予精進與正面回饋。讓我想到南方朔在最新一期天下雜誌中提到,「人文科學和自由理念都是教育的宗旨,美國大學教育普遍以培養開放領袖的教育為主。廣泛的知識,對人的關懷,以及對自由價值的堅持」這段話。

這場精采的校長會議,對康橋來說非常重要,對雙北更重要。教育政策的推動,考驗著人群社會看待事物的價值觀,我們非常有幸在12年國教紛亂之際,邀請到各級學校校長蒞臨康橋與會,一同深入對話。

台灣的孩子流著肯奮鬥、進取,冒險的血液,態度負責、忠誠。對人的思維,還有管理概念都優於許多人。全球人才戰開打,台灣的腳步不僅慢了,更是亂了,我們需要個人、家庭、學校、企業、政府急起直追,為我們的明日而站()

吳校長分享

arrow
arrow

    Hello KC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